一、如何分配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的比重?
记得柯林伍德在他《自传》中的一段话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做参考:“我用具体的事例而不是说教告诫我的学生说:绝不要信从你们可能听到或读到的对任何哲学的任何批评,除非你们自己阅读了第一手材料后相信,受到批评的哲学确实是那位哲学家系统阐述过的理论;我还告诫他们不要急于做出自己的任何批评,直到他们绝对相信自己理解了受其批评的那部著作。如果进行批评的推延是无期限的,那也不算什么。”
其实他说的这段话中,柯林伍德一共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就是不要去轻易听信任何人所作出的批评,除非你相信这个批评评论是恰当的;第二就是不要以为自己理解哲学的陈述除非你已经以最大的精确性确定了其意欲回答的问题。
所以在分配一手文献和二手文献的比重时,你就要多阅览材料,多多收集相关资料,从资料中寻找答案,当然侧重点还是需要你自己完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不要轻易去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别人认为的合适并不一定适合你。
二、如何在海量二手文献中快速筛选信息
就资源筛选而言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我们首先要判断出哪些文献是需要我们必读的,而有哪些可以文献可以忽略不读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日积月累当中提高自己对内容和版本的敏锐性以及判断力。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以及财力,因为只要是自己经手经眼的东西多了那么自然一眼就可以知道优劣,那自己写的时候也就有了参照的标准,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设定个比较高的标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养”其实就是指这个过程,学养的高低当然也和天资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还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好比学习和研究也是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历练的过程。
古今中外的大家大都是在书山书海里跌爬滚打出来的,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常去图书馆、实体书店以及网店多翻翻书,说不一定就能成为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呢,哈哈,开个玩笑,虽然你成不了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但是对于锻炼自己辨识文本的能力无疑是极有帮助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你说不是吗?
最新阅读: